1. 概述及原理
ELISPOT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英文: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它结合了细胞培养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即ELISA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其技术原理一句话概括就是:用抗体捕获培养中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并以酶联斑点显色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技术优点
一,灵敏度高。在一百万个阴性细胞中只要有一个分泌细胞因子的阳性细胞即可被检测出来。这是目前为止,最为灵敏的检测技术,灵敏度比传统的的ELISA方法高2-3个数量级;
二,单细胞水平,活细胞功能检测。ELISPOT检测的是单个细胞分泌,而非细胞群体的平均分泌。在检测的过程中,有活细胞培养与抗原刺激阶段,检测的是活细胞的功能,而非死细胞的遗留物;
三,操作简便经济,可以进行高通量筛选。ELISPOT 没有复杂的细胞体外扩增过程,不使用同位素,不需要大型的、专门的实验仪器设备。按照标准化的实验操作,一个实验者可以同时处理数百个样品,效率远远高于其它检测方法;
四、多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如果要在一个ELISPOT孔内同时检测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可以包被两种抗体以捕获两种细胞因子,然后用两种不同的酶联抗体以及显色剂显出两种斑点来。但目前因为技术材料问题,多因子的检测还不够成熟。
3、与ELISA方法比较
ELISPOT技术源于ELISA,但在此基础上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两者都是检测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或是可溶性蛋白,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一、加入板孔中的标本不同,前者加入的是细胞和抗原,后者加入的是血清。二、检测的结果不完全相同,虽然两个检测的都是细胞因子,但前者表示的是细胞反应的频率,后者则直接给出的是蛋白的浓度。三、结果的检测方式不同,前者属于蛋白印迹范畴,计数膜上斑点数的多少,而后者则是用酶标仪显示蛋白浓度。四、ELISPOT是单细胞水平的检测,其灵敏度要高于ELISA的方法。
4、ELISPOT检测的质量控制
随着ELISPOT检测项目的不断开发,一些项目已经应用于临床,随之而来的是项目的质量控制问题。相比于生化和免疫项目,ELISPOT检测所需的标准品因为要使用具有活性的细胞,因此其标准品的留 取、保存和运输都使其质量控制的完成更加困难,不同实验者、不同实验室的ELISPOT结果无法直接相互比较。
目前,在国际上的艾滋病疫苗项目需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实验是共同实施完成。为了评估疫苗的效果,在做ELISPOT质量控制时,采取了核心参比实验室质控的方法。即让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前线实验室将有代表性的样品细胞冻存,运输到核心实验室,核心实验室统一对代表样品做ELISPOT检测,以这个检测结果和各个实验室自己的实验结果作比较和校正,然后汇总校正过的全局实验结果。这种定量质控的方式可以称之为“收上来”的质控方式。还有一种相对的定量质控方式。即在一个核心实验室制备号标准品(包括标准刺激物和冻存细胞),然后分发到参与质量控制的各个前线实验室。各个实验在做ELISPOT检测的同时也顺带做上标准品的检测。如果标准品的实验结果在预先设定的范围之内,那么前线实验室的该批ELISPOT检测结果就是可信的,可接受的。如果各个前线实验室的检测都以同一种标准品做质控,并且在质控范围之内,那么这些实验室之间的ELISPOT结果就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能够共同参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